五脏疾病的传变,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,传于其所胜之脏,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,死于我所不胜之脏。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,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,病者乃死。这是病气的逆传,所以会死亡。例如,肝受病气于心脏,而又传行于脾脏,其病气留舍于肾脏,传到肺脏而死。心受病气于脾脏,其病气留舍于肝脏,传到肝脏而死。肺受病气于肾脏,传行于肝脏,病气留舍于脾脏,传到心脏而死。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,分属五脏,就可以推测死后的早晚时间。 Kaas Carstense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凡于胸腹之间用针刺,必须注意避免刺伤了五脏。假如中伤了心脏,经气环身一周便死;假如中伤了脾脏,五日便死;假如中伤了肾脏,七日便死;假如中伤了肺脏,五日便死;假如中伤隔膜的,皆为伤中,当时病虽然似乎好些,但不过一年其人必死。刺胸腹注意避免中伤五脏,主要是要知道下针的逆从。所谓从,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肾等处,应该避开;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开,就会刺伤五脏,那就是逆了。凡刺胸腹部位,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,然后从单布上进刺。如果刺之不愈,可以再刺,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。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,必须注意安静严肃,以候其气;如 Kaas Carstensen 12 Oct 2023 · 1 min read
临床h:针昆仑或解溪穴取效的关键有 三条:一是辨证要准确,风邪外袭者针昆 仑,浊邪t攻者计解溪,反之则难以取 效;二是“按巳刺' 即先用拇指按压. 疼痛减轻后再行针刺,否则辨i£有保,宜 换另外一穴:•:是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配金 疼痛处的活动如抬眉、皱眉等,也可让病 人自己用手搓揉疼痛处。 Kaas Carstensen 12 Oct 2023 · 3 min read
于下,而成为地。阴是比较静止的,阳是比较躁动的;阳主生成,阴主成长;阳主肃杀,阴主收藏。阳能化生力量,阴能构成形体。寒到极点会生热,热到极点会生寒;寒气能产生浊阴,热气能产生清阳;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,就会发生泄泻之病。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,就会发生胀满之病。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,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。 Kaas Carstensen 12 Oct 2023 · 2 min read
邪气也随之循行于阳分时则外出,循行于阴分时则内搏,阴阳内外相搏,所以每日发作。 黄帝道:疟疾有隔日发作,为什麽?岐伯说;因为邪气舍留之处较深,向内迫近与阴分,致使阳气独行于外,而阴分之邪留着于里,阴与阳相争而不能即 Kaas Carstensen 10 Oct 2023 · 2 min read
黄帝道:宇宙深远广阔无边,五运循环不息。其中有盛衰的不同,随之而有损益的差别,请你告诉我五运中的平气,是怎样命名?怎样定其标志的?岐伯答道:你问得真有意义!所谓平气,木称为“敷和”,散布着温和之气,使万物荣华;火称为“升明”,明朗而有盛长之气,使万物繁茂;土称为“备化”,具备着生化万物之气,使万物具备形体;金称为“审平”,发着宁静和平之气,使万物结实;水称为“静顺”,有着寂静和顺之气,使万物归藏。 Kaas Carstensen 10 Oct 2023 · 8 min read
临床h:针昆仑或解溪穴取效的关键有 三条:一是辨证要准确,风邪外袭者针昆 仑,浊邪t攻者计解溪,反之则难以取 效;二是“按巳刺' 即先用拇指按压. 疼痛减轻后再行针刺,否则辨i£有保,宜 换另外一穴:•:是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配金 疼痛处的活动如抬眉、皱眉等,也可让病 人自己用手搓揉疼痛处。 Kaas Carstensen 10 Oct 2023 · 4 min read
黄帝问道:厥证有的使人腹部胀满,有的使人猝然不知人事,或者半天,甚至长达一天时间才能苏醒,这是什麽道理?岐伯答道:下部之气充盛于上,下 Kaas Carstensen 10 Oct 2023 · 2 min read
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道:有患胃脘痈病的,应当如何诊断呢?岐伯回答说:诊断这种病,应当先诊其胃脉,他的脉搏必然沉细,沉细主胃气上逆,上逆则人迎脉过盛,过盛则有热。人迎属于胃脉,胃气逆则跳动过盛,说明热气聚集于胃口而不得散发,所以胃脘发生痈肿。 Kaas Carstensen 10 Oct 2023 · 2 min read
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。在原始社会,人类靠劳动寻觅 食物、索取火种、制造工具、修筑巢穴,以充饥、御寒、逃避野 兽、维持生命。劳动是人类使用工具来改变自然,使之适合 于 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。同时,劳动也促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 Kaas Carstensen 10 Oct 2023 · 1 min read